关于2018年市本级预算第四次调整
方案(草案)的说明
—2018年12月26日梧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
梧州市财政局局长 覃震西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就2018年市本级预算第四次调整方案(草案)说明如下:
今年以来,我市财政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和指导下,努力克服减税降费政策的影响,积极抓好预算收支管理,各项财政工作有条不紊开展。在各级财税部门的齐心协力下,我市经济形式逐渐向好发展,财政收支下滑幅度不断减缓。受重点项目建设、棚户区改造拉动,市本级土地出让进度加快,土地出让收入大幅提升。为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市属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拟增加安排城建投资集团注册资本金等支出。根据《预算法》及相关规定,需进行预算调整。
一、预算调整事由及依据
(一)增加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今年我市积极开展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市城建投资集团等部门加强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了土地收储进度,拉动市本级土地出让收入增加。为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根据预算法“加大政府性基金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的规定,增加的土地出让收入在安排必保的土地开发成本等支出后拟调入一般公共预算156911万元,用于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新增支出。
一是为了支持我市国有资本做大做强做优,拟安排城建投资集团注册资本金153000万元;二是根据《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我市现代商贸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梧政办发〔2017〕49号)精神,为加快我市商贸业产业升级,拟安排毅德现代商贸物流城项目建设费用3539万元;三是为了推进我市监察体系改革,满足搬迁单位办公用房需求,拟安排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业务用房购地款372万元。
(二)增加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根据1-11月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以及对全年政府性基金收支测算分析,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全年完成71420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预计全年完成700000万元,较2018年市本级预算第三次调整增加394887万元。增加的收入主要用于安排土地收储及结算开发成本等支出237976万元,另一方面,调入一般公共预算156911万元。
(三)减少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根据1-11月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以及对全年国有资本经营收支测算分析,预计全年完成国有资本经营收入389万元,较年初预算短收811万元,需要相应减少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811万元。短收的主要原因是:根据我市相关国有企业重组改革实施方案精神,改变市东晖公司原收支两条线管理机制,经营收入不再直接上缴市财政,导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未能按照年初预算计划执行。
(四)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安排支出。
今年梧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获得自治区代理发行的借新还旧债券资金10000万元,其中:梧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500万元、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1500万元,按照有关定,该项资金将用于偿还一般新增债务还本支出10000万元。
根据《预算法》第七章第六十七条规定,市本级预算执行中发生因增加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加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减少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增加举借债务,需要依法进行预算调整。
二、本级预算调整方案
根据以上对本级全年各项收支的预计完成情况,拟提出2018年市本级预算第四次调整方案如下:
(一)公共预算支出调整。
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拟由864274万元调整为1031185万元,调增166911万元。具体调整计划如下:
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760895万元调整为917806万元,调增156911万元。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由61815万元调整为65354万元,调增3539万元。为了贯彻落实《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我市现代商贸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梧政办发〔2017〕49号)精神,加快我市商贸业产业升级,加快建设一批支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现代商贸服务集聚区,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拟安排梧州毅德现代商贸物流城项目征地搬迁指挥部办公室毅德现代商贸物流城项目建设费用3539万元。
(2)城乡社区支出由251223万元调整为404223万元,调增153000万元。为了进一步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助力其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推动国有资本做大做强做优,提升国有资本增值效益,增强我市经济活力,拟安排城建投资集团注册资本金153000万元。
(3)农林水支出由25514万元调整为25886万元,调增372万元。为了推进我市监察体系改革,水产畜牧科技中心原办公楼现调整为市纪委监委办公用房,相关单位需新建业务用房进行搬迁,因此,拟安排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业务用房购地款372万元。
2.转移性支出中的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由63492万元,调整为73492万元,调增10000万元。具体用于安排梧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8500万元、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500万元。
(二)基金预算支出调整。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计拟由454374万元调整为842741万元,调增388367万元。支出预算调增的主要原因是:受城建集团等部门资源整合、棚户区改造拆迁工作逐步推进、市本级加快盘活国有土地资源等因素影响,市本级土地市场进一步回暖,带动土地出让收入增长,加快了财政资金回笼。伴随土地出让收入增加的同时,土地开发成本等支出相应增加。具体调整计划是:
1.当年政府性基金支出合计由301722万元调整为533178万元,调增231456万元。具体是:
城乡社区支出由270354万元调整为501810万元,调增231456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由249654万元调整为490288万元,调增240634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支出调减10000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由1000万元调整为1822万元,调增822万元。
2.转移性支出由152652万元调整为309563万元,调增156911万元。具体是:调出资金由152652万元调整为309563万元,调增156911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调整。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拟由1200万元调整为389万元,调减811万元。支出预算调减的主要原因是:根据《中共梧州市委办公室 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梧州市国有企业重组改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梧办发〔2018〕27号)精神,市东晖公司进行重组,重组后需取消收支两条线管理机制,经营收入不再直接上缴市财政,导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未能按照年初预算计划执行。预计全年短收811万元,需调减支出811万元,具体调整计划是:
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由1200万元调整为389万元,调减811万元。
作上述调整后,2018年预算收支平衡。如果全年收入实现超收,市财政将根据实际情况将超收收入依法用于冲减赤字或者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三、重要事项说明
今年市本级获得自治区核准的由财政部代理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一般债券资金33600万元。由于预算执行中,部分一般债券资金安排的项目因未达到支付条件、项目推进慢等因素影响,预计在今年12月31日前未能形成支出,共计1858万元。具体是:
(一)2018年市政建设项目1563.15万元。
1.城市建设提质年项目1173.44万元;
2.桂江一桥被撞桥墩维修加固资金150万元;
3.龙圩区和红岭片区市政设施及部分景观灯缺陷修复费用232.49万元;
4.修复云龙桥头喷泉资金7.02万元;
5.白云山名胜区设立标志标界专项0.2万元。
(二)2018年地灾治理项目78.43万元。
第二人民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楼后(东侧)不稳定边坡地灾隐患78.43万元。
(三)2018年环境综合整治76.07万元。
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自动监测站项目建设专项资金76.07万元。
(四)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整合汇交工作经费52.35万元。
(五)政协文史馆项目45万元。
(六)2018年农林水利项目43万元。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新增政府债券资金调整使用有关事项的通知》(桂财预〔2018〕267号)“若债券发行后,因各种因素影响,导致难以形成支出确需调整使用的,可以规范调整用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避免债券资金闲置浪费,尽早发挥债券资金效益”的规定,另外,考虑到目前西江四桥等项正在加快推进,2018年12月31日前急需支付工程款超过6000万元。为积极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障重点项目支出,拟将这些债券项目资金进行调整,重新用于安排符合一般债券使用范围的项目支出。具体是:
(一)拟将2018年市政建设项目1563.15万元调整用于西江四桥项目;
(二)拟将2018年地灾治理项目78.43万元调整用于京梧山庄后山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三)拟将2018年环境综合整治76.07万元调整用于直排口整治工程;
(四)拟将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整合汇交工作经费52.35万元调整用于信息化项目统筹建设。
(五)拟将政协文史馆项目45万元、2018年农林水利项目43万元调整用于三总府项目支出。
将新增债券结余资金调整用于重新安排有关项目支出虽然不属于调整预算范围,但按相关规定要求,重大资金安排使用须要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并接受监督。因此,特将此项资金使用情况作为需要说明的事项,向市人大常委会做出说明。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今年以来,面临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随着中央减税降费政策的扩大施行,收支安排工作难度加大。为此,市财政积极开拓思维,主动作为,各种渠道筹集财力,加大了收入组织力度,确保部分市本级重点项目支出和部分未能列入年初预算但必须安排的重要支出,如市直物业补贴等。由于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市本级财力有限,必须根据财力情况安排支出,所以今年以来,市本级已进行三次预算调整。为了以优异的成绩迎接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圆满完成各项收支目标,为以后年度收入组织工作打好基础,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必要再次进行预算调整,请市人大常委会予以理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