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决算 > 2017年 > 正文

关于2014年梧州市本级财政决算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 : 2017-08-22 08:52:45 作者 : 本站编辑 来源 : 本站原创 浏览 : 64






 ―2015年6月25日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局长 李旭长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市人大常委会作市本级2014年财政决算报告,请予审查。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面对新常态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全市各级各部门在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克服经济下行压力等诸多困难,着力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升级,不断改善民生,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同时,市财政严格贯彻落实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有关决议,促进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一、2014年市本级(含工业园区、进口资源加工园区,下同)财政决算情况

市本级财政总收入765574万元,财政总支出671156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滚存结余94418万元。扣除结转下年继续使用的专款94250万元,净结余168万元。

市本级组织完成财政收入598065万元,完成预算的105.5%,同比增收94799万元,增长18.8%。其中:上划中央收入121923万元,完成预算75.9%,同比减收4589万元,下降3.6%;自治区分享“四税”收入18472万元,完成预算的59%,同比减收912万元,下降4.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57670万元,为预算的122.2%,同比增收100300万元,增长28.1%。基金预算收入154529万元,为预算的37.1%,同比增收1399万元,增长0.9%。

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48942万元,完成预算的87.3%,同比增加133800万元,增长26%;基金预算支出103138万元,完成预算的71.9 %,同比减少48478万元,下降32%。

在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主要项目的完成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58903万元,完成预算的99.9%,同比增加14705万元,增长33.3%,主要是大力扶持第三产业发展;公共安全34918万元,完成预算的89%,同比增加3313万元,增长10.5%,主要是增加反恐投入等;教育79530万元,完成预算的90.1%,同比增加12950万元,增长19.5%,主要是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科学技术14087万元,完成预算的92.3%,同比增加276万元,增长2%;文化体育与传媒64445万元,完成预算的89.5%,同比增加55113万元,增长590.6%,主要是安排地方政府债券等资金投入市体育场馆建设;社会保障和就业24169万元,完成预算的95.3%,同比减少13041万元,下降35.1%,主要由于上级补助专款较上年下降;医疗卫生72368万元,完成预算的98.8%,同比增加43193万元,增长148.1%,主要是进一步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力度;节能环保10006万元,完成预算的68.9%,同比减少2455万元,下降19.7%,主要由于上级补助专款较上年下降;城乡社区事务154639万元,完成预算的98.7%,同比增加33152万元,增长27.3%;农林水事务15370万元,完成预算的71.8%,同比减少4936万元,下降24.3%;交通运输23174万元,完成预算的87%,同比增加2260万元,增长10.8%,主要由于上级补助专款较上年增加;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26722万元,完成预算的97.4%,同比增加13384万元,增长100.3%;商业服务业等事务8205万元,完成预算的55.6%,同比增加3357万元,增长69.3%;住房保障支出10768万元,完成预算的36.1%,同比减少4379万元,下降29%。

二、认真研究落实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对2014年预算的有关决议

(一)有序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一是积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出台了预算信息公开实施方案、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方案等预算管理办法,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二是按照中央、自治区的统一部署推进税制改革。稳步推进我市“营改增”试点扩围工作,积极落实支持小微企业等优惠政策;全面部署清理规范各类财税优惠政策工作。三是完善市和县(市、区)政府间财政关系。根据我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中的存在问题,及时调整和理顺各种分配关系,总体上保证了各级财政的正常运行。

(二)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支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一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把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林业“绿满八桂”项目、城乡风貌改造项目、农村危房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达4.9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农村道路、桥梁、人饮工程及村容村貌等多项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全市落实0.1亿元,支持六堡茶、品牌蔬菜、砂糖桔、松脂、现代水产畜牧业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千方百计将党的各项惠农强农政策落到实处,全市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等各项惠农补贴资金0.45亿元,农资综合补贴1.6亿元。

二是大力支持企业和园区发展。市本级落实专项资金1.5亿元扶持工业企业发展,其中,企业扶持资金0.81亿元、重点中小企业助保金贷款风险补偿金0.2亿元、航空补贴资金0.48亿元;及时拨付上级财政的各项企业和园区专项资金3.2亿元。

三是积极筹措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结合棚户区改造工作,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全年市本级融资资金累计到位54.65亿元。加大统筹力度,合理调度资金,保证项目建设资金,全年累计审核拨付项目工程进度款9.22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市体育中心体育场、机场迁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基础设施、红岭路网、廉租房等项目建设。

(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一是加大财政民生支出投入力度。2014年全市农林水、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就业、文化体育、节能环保、住房保障等方面民生支出或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支出合计完成144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8.2%,增长2.5%。二是加快建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长效机制。制订出台了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管理办法;积极推进“三公”经费公开,开展“三公”经费清理核查,并将压缩“三公”经费支出的成效纳入年度考核内容范围;严禁新建楼堂馆所,严格控制机关运行经费等一般性支出。

(四)进一步完善市对下财政体制。

一是对苍梧县、龙圩区的财政收支进行划分,并上报自治区批准。二是进一步完善对龙圩区的财政体制,出台了市本级对龙圩区财政管理体制,按照区别对待、一般性划清收入、特别性划清收入、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明确了龙圩区的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范围,为龙圩区的正常运行奠定了基础。三是理顺区划调整后财权与事权的关系,财政、市政、交通、国土等职能部门做好区划调整事项移交接收的各项工作,安排落实相关资金,各项工作相互协调顺利完成。

(五)规范预算管理。

一是大力加强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绩效管理首次引入第三方评价,将六堡茶项目资金、治安巡防项目资金、产业园区发展资金列为2014年重点评价对象,绩效考核资金额约2亿元。二是着力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组织全市开展政府存量债务清理工作,理清各级政府债务负担情况。市本级在年初预算做好还款计划,落实还款资金来源,2014年按时偿还政府债务24亿元,维护了政府信用。三是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着力控制预算单位的现金支出,据统计,市本级监控预算单位309个,预算单位现金支出下降73.4%,公务卡刷卡量上升16.4%。四是推进预算信息公开。通过政府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开了全市与市本级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当年度的预算草案,以及市本级决算情况,并组织市本级各预算单位公开部门预算信息及 “三公”经费预算。

(六)强化依法理财。

一是加快完善政府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在已经初步构建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等预算在内的全口径政府预算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按照新预算法的要求,进一步研究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改进预决算编制方法,不断增强预决算编制的完整性、准确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二是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和调整事项,加大力度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确保市本级财政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三是加大新预算法培训力度,编印了新预算法的有关读本,向市本级280个单位及县(市、区)发放。编制财政专报信息,向有关部门就新预算法实施后如何开展好我市财政工作进行了分析说明。

2014年,市本级财政努力地完成了各项预算任务,但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财源基础仍然薄弱,110家重点工业企业税收入库出现下滑;财政收入结构仍有待优化,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非税收入占比较高;预算执行进度有待提高,全年大部分支出集中在下半年甚至是第四季度;预算执行刚性不够,执行中仍存在调整、追加等等。我们将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新预算法的有关规定,推进财政改革,努力加以解决。

三、关于2014年调整预算的决算情况说明

对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通过的《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2014年梧州市本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的报告》的决算情况说明如下:

(一)地方政府债券调整的决算情况说明。

2013年中央代地方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收入33200万元,与调整预算数一致。2014年地方债券资金实际安排建设项目资金支出33200万元,支出项目和安排金额均与调整预算计划一致。

(二)公共财政预算、基金预算调整的决算情况说明。

1.2014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际完成情况。

2014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际完成455292万元,比调整预算数增加14969万元(主要是国资收入比调整预算数增加23300万元),可用财力与调整预算数持平。

2.2014年市本级基金预算收入实际完成情况。

2014年市本级基金预算收入实际完成154530万元,比调整预算数增加6675万元。

3.各项调整支出预算的实际完成情况。

根据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通过的《关于2014年梧州市本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的报告》中提出的2014年市本级财政预算支出调整方案,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和基金预算支出的调整支出预算全部按进度完成。

四、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的特点

从财政决算数据所反映出的情况来看,2014年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税收收入增长乏力,影响财政收入增收。

2014年,市本级税收收入336568万元,同比减收12924万元,下降3.7%。

1.主体税种下降4.7%。其中,增值税累计减收4051万元,下降3.6%;营业税累计减收2387万元,下降9%,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基本投资建设下降,影响了建筑业营业税的增长;二是“营转增”政策引致营业税减收,影响其增长;个人所得税减收3389万元,下降24.5%,主要原因一是受结构性减税影响,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下降较大;二是2013年梧州百佳市场发展有限公司缴纳个人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2100万元,2014年没有新的税源弥补。

2.小税种收入累计减收4034万元,下降3.1%。受项目建设征地面积减少影响,耕地占用税减收12930万元,下降88.4%,是小税种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我市进一步落实土地使用税扩围调标政策,确保新的单位面积征收标准执行到位,同时组织力量对辖区内工矿区、开发区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情况进行检查,减少漏征漏管现象,城镇土地使用税增收5430万元,减缓了小税种下滑幅度。

(二)非税收入的增长明显高于税收收入增长,非税收入占比仍然较高。

2014年,市本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55292万元,增长28.3%。其中税收收入180970万元,下降3.1%;非税收入274322万元,增长63.3%。非税收入的增长明显高于税收收入增长,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了60.3%,比2013年同期(47.3%)上升了13个百分点。从占比看,非税收入仍是市本级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撑,尤其是在主体税种收入低迷,小税种下降幅度较大的形势下,非税收入成为了拉动财政收入增长的主导因素,财政收入的结构有待优化。

(三)财政支出稳定增长,民生支出保障有力。

市本级财政部门通过强化支出管理,合理安排支出,2014年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48343万元,增长25.9%,财政支出稳定增长。其中,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三农、城乡社区建设、保障性住房等民生支出完成475334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3.3%。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加强预决算管理,对于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意义重大。我们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绕市委的发展战略部署,大力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切实加强财政科学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自觉接受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和监督,为不断发展的财政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附件:2014年市本级财政决算报告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