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6日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43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局长 李旭长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市人大常委会作市本级2015年财政决算报告,请予审查。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面对新常态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全市各级各部门在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克服经济下行压力等诸多困难,着力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升级,不断改善民生,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同时,市财政严格贯彻落实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有关决议,促进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一、2015年市本级(含工业园区、进口资源加工园区,下同)财政决算情况
市本级财政总收入1019116万元,财政总支出876611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滚存结余142505万元。扣除结转下年继续使用的专款142505万元,净结余0万元。
市本级组织完成财政收入606497万元,同比增收8432万元,增长1.41%。其中:上划中央收入124842万元,同比增收2919万元,增长2.39%;自治区分享“四税”收入18827万元,同比增收355万元,增长1.9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62828万元,为预算的102.2%,同比增收5158万元,增长1.13%。基金预算收入49317万元,为预算的9.03%,同比减收105212万元,下降68.09%。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275万元,因为2015年首次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因此收支均没有同比数据。
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83680万元,完成预算的87.27%,同比增加34738万元,增长5.35%;基金预算支出38264万元,完成预算的46.41%,同比减少61704万元,下降61.7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275万元。
在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主要项目的完成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0239万元,完成预算的81.63%,同比增加1336万元,增长2.27%;公共安全支出56681万元,完成预算的88.54%,同比增加21763万元,增长62.33%,主要是增加反恐投入等;教育支出67287万元,完成预算的91.65%,同比减少12252万元,下降15.41%;科学技术支出4652万元,完成预算的84.86%,同比减少9435万元,下降66.98%;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6756万元,完成预算的81.75%,同比减少27689万元,下降42.9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158万元,完成预算的89.76%,同比增加3989万元,增长16.5%;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52776万元,完成预算的84.79%,同比减少19592万元,下降27.07%;节能环保支出7870万元,完成预算的84.28%,同比减少2136万元,下降21.35%;城乡社区支出192283万元,完成预算的99.81%,同比增加37644万元,增长24.34%,主要是地方债券用于新建项目和置换到期债务同比增加;农林水支出26070万元,完成预算的79.4%,同比增加10700万元,增长69.62%,主要是上级拨付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利工程款;交通运输支出58784万元,完成预算的89.44%,同比增加35610万元,增长153.66%,主要是拨付西江三桥工程款同比增加;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4234万元,完成预算的98.58%,同比减少12488万元,下降46.73%;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1973万元,完成预算的79.48%,同比增加3768万元,增长45.92%;金融支出761万元,完成预算100%,同比减少461万元,下降37.73%;国土海洋气象等事务2500万元,完成预算59.72%,同比增加997万元,增长66.33%;住房保障支出17525万元,完成预算的67.93%,同比增加6757万元,增长62.75%;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304万元,完成预算69.1%,同比增加890万元,增长214.98%;债务付息支出3963万元,完成预算100%,同比增加1184万元,增长42.61%;债务发行费用273万元,完成预算100%;其他支出37778万元,完成预算63.83%,同比减少6818万元,下降15.29%。
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节能环保支出、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同比出现下降,主要原因是上级补助同比减少。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同比下降,主要是2015年安排的市体育场馆建设资金比上年减少。
二、认真研究落实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对2015年预算的有关决议
(一)进一步完善财政预算编制。2015年,我们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纳入预算编制范围,市本级财政预算首次涵盖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四本预算,实现了全口径预算。2016年,在全口径编制预算的基础上,首次将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编入预算,首次将一般公共预算中的基本支出按经济分类科目细化到项级科目。与2015年相比,2016年的财政预算的内容更加完善、更加精细。
(二)努力培植财源,强化收入组织管理,财政收入实现稳定增长。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财政部门积极贯彻落实稳增长措施,努力培植财源,支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一是支持工业生产。市本级拨付产业园区专项发展资金、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企业上规模奖励等各项财政性企业补助资金9600万元,安排4000万元给静脉产业园区;投入2400万元建立为中小工业企业开展“助保贷”业务的风险金,16家企业获得助保金贷款1.23亿元;13家企业相继在“新三板”挂牌,兑现上市企业奖励105万元。二是支持“三农”发展。全市落实上级财政扶贫资金1.04亿元,落实各项强农惠农补贴资金5.19亿元,落实土地确权专项资金1833万元。市本级财政安排支农资金1000多万元,专项扶持特色农业发展。三是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全年审核拨付建设项目资金19.43亿元。培植财源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各项稳增长措施的落实,有效缓解了我市企业经营困难、效益下滑的压力,为实现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经统计,2015年全市年纳税额50万元以上企业达到1035户,比2014年增加85户,增长9%。但是,受经济下行、企业效益普遍下降导致税收减少,以及国家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我市税收收入总体上出现了下滑,非税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有所上升,未能实现降低非税占比、提高收入质量的预期目标。
(三)预算执行的规范性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是根据《预算法》规定,市本级预算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本级财政部门在30日内向本级各部门批复预算。对于部门单位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按月进行拨付;对部门单位项目资金,则根据项目推进进度拨付。二是规范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下达工作。已经明确到项目的专项资金,市财政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在限定期限内分配下达资金;对于未明确项目的专项资金,市财政原则上在30日内提出分配意见。三是加强预算安排与预算支出进挂钩。对于不能按照进度安排支出的部门单位,一方面加强监督力度,督促单位按预算执行到位,另一方面,通过收回结余结转资金重新安排支出。四是硬化预算约束。根据勤俭节约的原则,严格控制各部门单位的机关运行经费特别是“三公经费”支出,对于没有预算的支出申请,一律不安排。五是不断完善预算绩效管理。2015年初步建立了市本级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规范绩效评价工作。同时,积极推进绩效评价实施机构的公开招投标工作。
(四)切实提高预算公开透明度。一是主动在政府网站及市财政局门户网站公开发布市本级公共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信息;二是组织市直各主管部门通过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公开2015年部门预算信息。三是做好解惑释疑工作,及时解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提出的有关问题,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2015年,市本级财政努力地完成了各项预算任务,但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财源基础仍然薄弱,部分传统优势企业效益下降导致税收下滑,新增财源企业仍未成长起来;财政收入结构仍有待优化;财政支出特别是刚性支出保持较快增长,收入增长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支出需求,收支矛盾日益突出等等。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将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新预算法的有关规定,不断推进财政改革,不断努力加以解决。
三、关于2015年调整预算的决算情况说明
对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三十七次和三十九次会议批准通过的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2015年市本级财政预算相关议案的决算情况说明:
(一)地方政府债券调整的决算情况说明。
2015年中央代地方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收入70200万元,与调整预算数一致。2015年地方债券资金实际安排建设项目资金支出57122万元,支出项目与调整预算计划一致,但由于部分建设项目未能按计划开工建设,导致资金结余13078万元。
(二)公共财政预算、基金预算调整的决算情况说明。
1.2015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际完成情况。
2015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际完成462828万元,比调整预算数增加58964万元(主要是国资收入比调整预算数增加64047万元),可用财力与调整预算数持平。
2.2015年市本级基金预算收入实际完成情况。
2015年市本级基金预算收入实际完成49317万元,比预算数减少502672万元。
3.各项调整支出预算的实际完成情况。
根据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三十七次和三十九次会议批准通过的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2015年市本级财政预算相关议案中提出的2015年市本级财政预算支出调整方案,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和基金预算支出的调整支出预算全部按进度完成。
四、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的特点
从财政决算数据所反映出的情况来看,2015年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税收收入增长依然乏力。
2015年,市本级税收收入138151万元,同比减收42819万元,下降23.7%。
1.主体税种下降。其中,增值税累计减收3475万元,下降17.7%;营业税累计减收1326万元,下降9.2%,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基本投资建设下降,影响了建筑业营业税的增长;二是“营改增”政策引致营业税减收,影响其增长。
2.小税种收入累计减收44225万元。其中,土地增值税完成9135万元,同比减收39463万元,下降81.2%;契税收入完成11823万元,同比减收29165万元,下降71.2%。土地增值税和契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有资产转让产生的税收收入同比大幅减少。
(二)非税收入占比依然高企,财政收入质量有待提高。
2015年,市本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43402万元,下降2.6%。其中税收收入138151万元,下降23.7%;非税收入305251万元,增长11.3%。非税收入的增长明显高于税收收入增长,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了68.8%,比2014年(60.3%)上升了8.5个百分点。从占比看,非税收入仍是市本级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撑,尤其是在主体税种收入低迷,小税种下降幅度较大的形势下,非税收入成为了拉动财政收入增长的主导因素,财政收入的结构有待优化。
(三)财政支出紧紧围绕稳增长、保民生。
市本级财政部门紧紧围绕落实稳增长各项政策,采取措施加快支出进度,促使财政支出尽快转变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2015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83680万元,同比增长5.35%。
从民生支出情况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住房保障等涉及民生支出493456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2.2%。在确保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发放和机关运转的基础上,财政支出向困难群众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保民生、促增长”力度加大。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加强预决算管理,对于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意义重大。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绕市委的发展战略部署,大力推进财政改革,切实加强财政科学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自觉接受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和监督,为不断发展的财政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附件:1.关于2015年梧州市本级财政决算情况的报告附件.xls
2.2015年度梧州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决算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