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审计局2018年
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预算编制说明
目 录: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梧州市审计局基本情况
二、机构设置、编制现状情况
三、人员构成情况
四、年度主要工作任务
第二部分:2018年部门预算报表(详见附件)
1.部门收支总表
2.部门收入总表
3.部门支出总表
4.财政拨款收支总表
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按功能科目分类)
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按部门经济科目分类)
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按政府经济科目分类)
8.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
9.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
10.“三公”经费支出表
1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表
12.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申报表
第三部分:2018年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预算报表说明
一、2018年部门收支总体预算情况。
二、2018年部门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情况。
三、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情况
四、2018年部门预算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情况。五、其他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专业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基本情况
梧州市审计局是梧州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主管全市审计工作。内设办公室、法规科、财政金融审计科、行政事业审计科、经贸审计科、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科、社会保障审计科、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科、外资运用审计科和经济责任审计分局10个职能科(室、局),下设梧州市政府投资审计中心1个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1.市审计局主要职能职责:
(1)主管全市审计工作。负责对国家财政收支和法律法规规定属于审计监督范围的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对审计、专项审计调查和核查社会审计机构相关审计报告的结果承担责任,并负有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的责任。
(2)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市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和专业领域审计工作规划,制定并组织实施年度审计计划。对直接审计、调查和核查的事项依法进行审计评价,做出审计决定或提出审计建议。
(3)向市政府提交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结果报告。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发现问题的纠正和处理结果报告。向市政府报告对其他事项的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情况及结果。依法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向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通报审计情况和审计结果。
(4)直接审计下列事项,出具审计报告,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做出审计决定或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有关处理处罚的建议:
①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市直各部门(含直属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决算和其他财政收支。
②县(市、区)人民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决算和其他财政收支,财政转移支付资金。
③使用财政资金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财务收支。
④本市财政性资金投(融)资为主体的建设项目的预、结算及决算。
⑤本市国有企业和本市国有资本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损益。
⑥市政府及其部门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
⑦根据自治区审计厅授权,对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和项目执行情况。
⑧法律、法规规定应由市审计局审计的其他事项。
(5)按规定对县(处)级领导干部及依法属于市审计局审计监督对象的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实施经济责任审计。
(6)组织实施对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执行情况、财政预算管理或国有资产管理使用等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进行专项审计调查。
(7)依法检查审计决定执行情况,督促纠正和处理审计发现的问题,依法办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决定提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市人民政府裁决中的有关事项。协助配合有关部门查处相关重大案件。
(8)指导内部审计工作,核查社会审计机构对依法属于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
(9)与县(市、区)人民政府共同管理县(市、区)审计机关。依法领导和监督下级审计机关的业务,组织下级审计机关实施特定项目的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纠正下级审计机关做出的不当审计决定。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协管县(市、区)审计机关负责人。
(10)指导和推广信息技术在全市审计系统的应用,建立健全审计信息系统。
(11)承办市政府、上级审计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
2.梧州市政府投资审计中心主要职责:
受梧州市审计局或市各级财政委托对全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概算、预算和决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依法对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有关的建设、勘探、设计、施工、采购、供货等部门和单位的相关财务收支进行审计或调查;参与监督政府投资项目的招投标;组织对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承办市审计局交办的与政府投资项目相关的其它工作事项。
二、机构设置、编制现状情况
根据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梧政办发[2010]143号及有关文件规定,梧州市审计局(行政机关)内设10个业务科室,机关行政编制为40名,后勤服务人员控制数5名。下属二层机构1个(梧州市政府投资审计中心)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12名。
三、人员构成情况
梧州市审计局部门编制57人,其中局机关行政编制人员40人,机关后勤控制编人数5人;下属全额拨款事业编制12人。实有人数50人,其中局机关43人,市政府投资审计中心7人。另外,由于审计业务开展的现实需要,局机关聘用合同工25人,政府投资审计中心聘用事业合同工20人,为审计业务开展作辅助服务。
梧州市审计局局机关实行财政全额拨款的国家行政机关经费管理方式;梧州市政府投资审计中心实行全额预算拨款事业单位管理方式。
四、年度主要工作任务
2018年,市审计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关注政府部门权力行使、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职责履行情况,建立健全“纪审联动”工作机制,完善“审计+巡察+问责”的工作模式,揭露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事项,督促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围绕审计全覆盖,进一步发挥审计保障监督服务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是坚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打造审计铁军。全市审计机关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始终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履职尽责。
二是不断深化财政审计。以促进财政做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高绩效为目标,进一步深化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税收征管、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和重点专项资金等审计,重点关注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重大投资项目落地和重点专项资金绩效等,推动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效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三是进一步加强民生审计。围绕民生政策落实,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社保、保障性住房、精准扶贫攻坚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审计力度,督促管好用好公共资金,推进各项惠民政策落实。
四是加强资源环境审计。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关于加快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的通知》(桂审责[2016]235号)的要求,以及我市出台的《梧州市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全力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产资源离任审计试点,认真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产资源离任审计工作。
五是扎实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全面推进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根据不同类别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内容,突出审计重点,健全审计评价体系,深化审计结果运用,促进领导干部更好践行新发展理念,依法作为、主动作为、有效作为。
六是继续做好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重点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改革、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等,跟踪检查过剩行业去产能、重点地区房地产去库存、简政放权推进、创新创业支持政策落实、实体经济领域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情况,服务和保障各项改革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促进政令畅通。
七是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围绕我市“城市建设三年提升工程”和“三年一工程”等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开展审计调查和跟踪审计,节约资金,更好地发挥政府投资带动和拉动作用。重点跟踪粤桂特别合作区、苍海项目、西江机场、临港工业区、西江四桥、棚户区改造、扶贫项目资金投入,对重点领域和重大投资项目进行审计,促进单位加强建设资金管理和成本控制,提高投资管理水平,保证政府投资项目顺利实施。
八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按照审计署的统一部署,积极配合上级审计机关完成金审工程三期建设,加大计算机人才的培训力度,提高我市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审计应用能力和工作效率。
第二部分: 2018年部门预算报表(预算公开报表作为附件挂在报告尾部,详见附件)
第三部分:2018年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预算报表说明
一、2018年部门收支总体预算情况
按照“一保吃饭、二保运转、三保重点支出”的预算编制原则,2018年度的预算安排是:预算收入总计7674838元,总支出安排7674838元,部门预算安排当年收支平衡。
(一)收入预算说明。
2018年收入总预算7674838元,同比增加77238元, 增长1.02 %。2018年收入预算总体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根据相关规定提高了人员工资和社保缴费标准,使财政拨款收入预算总体有所增加。其中:
一般公共预算拨款7497527元,同比增加290185元,增长4.03%;其中:经费拨款7494527元,同比增加291185元,增长4.04%;主要是人员增资所致;非税收入安排的资金3000元,同比减少1000元,下降25%,主要是本部门2018年度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房屋租金收入)减少所致。
本部门2018年政府性基金拨款为零,支出数为零,与上年持平。
转移性收入为零,同比减少370000元,减少100%。主要是2017年有提前下达自治区和中央转移性支出370000元,是上级下达2017年度审计机关经费补助17万元,审计信息化建设补助200000元,本部门在填报2018年部门预算时,无转移支付收入,所以减少。
上年结余收入177311元,同比增加157053元,增长775.26%;主要是政府投资审计中心2017年项目评审专项经费结转结余。
(二)支出预算说明。
2018年支出总预算7674838元,同比增加77238元,增长1.02 %;支出增加的主要原因人员增资和社保养老缴费增加所致。其中:
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划分,共分为4类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853658元,占支出总预算76.27%,同比减少212403元,下降3.50 %。主要是2017年单位共有5人退休、调动引起减人所致。(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科目918608元,占支出总预算11.97%,同比增长30.08%。(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科目351408元,占支出总预算4.58%,同比增长30.19%。(4)住房保障支出科目551164元,占支出总预算7.18%,同比下降1.72%。
按支出结构分类划分,分为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
基本支出6207527元,占支出总预算的80.88%,同比增加304185元,增长5.15 %。
项目支出1467311元,占支出总预算的19.12%,同比减少226947元 ,下降13.40 %。
二、2018年部门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情况
(一)财政拨款收入总体情况。
2018年财政拨款收入7674838元,同比增加447238 元 , 增长6.19 %。2018年收入预算总体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员增资所致,其中:
1.一般公共预算拨款7497527元,同比增加290185元,增长4.03 %。其中:经费拨款(补助)7494527元;非税收入安排的资金3000元,主要是本单位房屋租金收入。
2.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为零,与2017年一样,无变化。
3.上年结余收入177311元,同比增加157053元,增长775.26%;主要是政府投资审计中心2017年项目评审专项经费结转结余。
(二)财政拨款支出总体情况。
2018年财政拨款支出7674838元,同比增加447238元,增长6.19%。支出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员增资所致,其中: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853658元,占支出总预算76.27%,同比增加157597元,增长2.77 %。
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科目918608元,占支出总预算11.97%,同比增长31.08%。
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科目351408元,占支出总预算4.58%,同比增长30.19%。
4.住房保障支出科目551164元,占支出总预算7.18%,同比下降1.72%。
(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划分,共分为4类。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类)审计事务(款)支出5676347元,占支出总预算75.71%,同比增加544元,增长0.01%。其中:基本支出4386347元,项目支出1290000元。主要用于市审计局机关及下属单位市政府投资审计中心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行、开展审计事务等活动的支出。具体情况如下:
(1)行政运行(项)支出4680927元,占支出总预算62.43%,同比增加423154元,增长9.94%。支出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员增资和社保缴费增加所致。其中:基本支出3883927元,项目支出797000元。这项支出是市审计局局机关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梧州市统一出台的基本工资和津补贴标准等安排的人员经费支出以及按梧州市财政局制定的分类分档公用定额标准安排的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培训费、差旅费、会议费等日常公用经费开支。
(2)审计业务(项)支出400000元,占支出总预算5.34%,同比减少400000元,下降50%,全部为项目支出。这部分支出是市审计局按照审计纪律“八不准”的规定,用于审计人员外出审计开支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等业务开支。
(3)信息化建设(项)支出93000元,占支出总预算1.24%,同比减少11000元,下降10.58%,全部为项目支出。主要用于我局“金审工程”建设方面支出,包括广西审计系统灾备中心运行和维护、信息化建设业务培训、设备购置等。
(4)事业运行(项)支出502420元,占支出总预算6.70%,同比减少11610元,下降2.26%,全部为基本支出。这些支出是政府投资审计中心作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统一出台的基本工资和津补贴标准等安排的人员经费支出和按梧州市财政局制定的分类分档公用定额标准安排的办公费、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等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全部是市政府投资审计中心的正常经费开支。
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项)918608元,占支出总预算12.25%,同比增加217783元,增长31.08%,主要是支出标准提高所致。全部为基本支出,其中局机关806296元;审计中心110312元。
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类)医疗保障(款)支出351408元,占支出总预算4.69%,同比增加81488元,增长30.19%。全部为基本支出,其中:
(1)行政单位医疗(项)支出309231元,是市审计局局机关按照国家政策规定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费支出。
(2)事业单位医疗(项)支出42177元,是所属事业单位(审计中心)按照国家政策规定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费支出。
4.住房保障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支出551164元,占支出总预算7.35%,同比减少9630元,下降1.72%,主要是人员减少的原因。其中:其中局机关支出484977元,市政府投资审计中心支出66187元。
(四)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部门经济科目划分,共分为4类。
1.基本支出预算。
基本支出预算6207527元,占支出总预算82.80%,同比增加304185元,增长5.15 %。其中:
工资福利支出预算5456841元,占基本支出总预算87.91%,同比增加948003元,增长21.03%,主要是工资调整增加和由此而引起的社保缴费等项目增加。其中:基本工资增加254736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增加194229元;医保等职工社会保障缴费增加93452元;等等。
商品和服务支出预算748660元,占基本支出总预算12.06 %,同比减少83340元,下降10.02 %。主要2017年新增退休人员4人从而减少了单位在职人数,也减少了支出。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预算2026元,占基本支出总预算0.03%,同比增加316元,增长18.48 %。主要是标准提高增加了支出。
资本性支出为零,同比持平。
2.项目支出预算。
项目支出1290000元,占支出总预算17.20%,同比减少14000元,下降1.07 %。其中:
工资福利支出预算540000元,占项目支出预算41.86 %,同比增加175412元,增长48.11 %。主要是局机关根据审计业务开展的需要,新增4名协审人员,从而增加工资、社保缴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人员开支;同时,对聘用人员适当提高了工资福利待遇。
商品和服务支出预算690000元,占项目支出预算53.49%,同比增加145500元,增长26.72 %。主要开展专项审计,业务出差增多,开支差旅费增加77000元等。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为零,同比持平。
资本性支出60000元,占项目支出预算4.65%,同比减少300000元,下降83.33 %。主要是2017年根据工作重点安排用于审计信息化建设费用较多,包括打印机、计算机等设备采购等。2018年度用于专业协审人员经费增多,属于项目经费支出科目间的调整。
(五)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政府经济科目划分,共分为5类。
1.机关工资福利支出5297045元,其中:①工资奖金津补贴3070168元;②社会保障缴费1153900元;③ 住房公积金584977元;④其他工资福利支出488000元。
2.机关商品和服务支出1417360元,其中:①办公经费1116014元;②会议费33700元;③培训费153462元④委托业务费13084元⑤公务招待费11400元⑥维修(护)费71000元⑦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18700元。
3.机关资本性支出60000元(全部为2018年办公设备购置支出)。
4.对事业单位经常性补助721096元,其中①工资福利支出699796元②商品和服务支出21300元。
5.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2026元。全部支出为社会福利和救助支出,是本部门1名身故职工的遗属生活补助。
三、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情况
2018年本部门无政府性基金收支业务,因此没有相应的政府基金收支预算。
四、2018年部门预算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情况
(一)2018年部门预算全口径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情况。
2018年部门预算全口径安排“三公”经费支出预算11400元,同比持平。其中:
1.因公出国(境)经费支出预算为零,同比持平。
2.公务接待费支出预算11400元,同比持平。主要用于:接待上级、各地来我局考察调研、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进行公务活动的人员,按规定开支的交通、用餐、住宿等费用。
3.公务用车费预算为零,同比持平 。其中:
(1)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预算为零,同比持平。
(2)公务用车购置费为零,同比持平。
(二)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情况。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预算11400元,同比持平。其中:
1.因公出国(境)经费支出预算为零,同比持平。
2.公务接待费支出预算11400元,同比持平。
3.公务用车费预算为零,同比持平 。其中:
(1)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预算为零,同比持平。
(2)公务用车购置费为零,同比持平。
五、2018年部门预算其他事项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预算安排情况。
2018年市审计局及下属单位共有1个行政机关和1个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2018年市审计局机关运行经费预算727360元。其中:办公费35323元,印刷费10000元,水费6211元,电费12000元,邮电费15698元,差旅费59579元,维修(护)费25000元,会议费15000元,培训费45462元,公务接待费1300元,委托业务费13084元,工会经费61403元,其他交通费用408600元(此费用实际为单位职工公车改革交通补贴),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18700元。
机关运行经费727360元,与2017年对比减少83840元,下降10.34%。主要原因是人员变动影响,2017年退休3人,调动出去1人,这样2018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按减少4人后的定额安排,相应减少了支出数。
另外,市审计局下属单位梧州市政府投资审计中心2018年事业运行经费财政拨款预算21300元,较2017年预算增加500元,主要是单位2018年新增退休人员1名,相应安排退休人员公用经费500元。
(二)政府采购预算安排情况。
2018年政府采购预算160000元,同比减少61000元,下降27.60 %。按采购资金类型划分,一般公共预算拨款60000元,上年结余收入安排的资金100000元。按采购项目类型划分,集中采购60000元,全部为货物类采购;分散采购100000元,其中:货物类采购40000元、服务类采购60000元。
(三)国有资产的总体情况。
公车改革后,市审计局不拥有任何车辆,日常紧急用车或业务用车按制度规定申请平台支持。
截至2017年12月31日,资产原值合计2075.47万元,其中:(1)土地、房屋及构筑物1438.27万元,(2)通用设备547.98万元,(3)家具、用具、装具等89.22万元。这些固定资产为审计业务开展服务。
(四)预算绩效说明。
2018年绩效预算项目有2个大项:
审计信息化建设9.30万元,比2017年减1.10万元,包括:1.金审工程网络维护4万元,同比减少1万元,主要支出用于审计局计算机信息网络维护、计算机应用培训等。2.广西审计灾备中心项目运转和维护5.30万元(电费4.5万元,维修维护费0.5万元,另外非税收入安排0.30万元用于维护)。
项目绩效目标:提高计算机审计水平,保证审计信息网络维护,保证灾备中心正常运转。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年内完成该项目。
审计专项工作经费共119.70万元,与上年同比持平。包括:1.经济责任审计13.7万元;2.预算执行审计专项5万元;3.专项资金审计专项7万元;4.固定资产投资审计6万元;5.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11万元,包括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经济责任审计开支;6.行政事业审计专项工作经费6万元;7.审计调查专项工作经费3.5万元;8.审计执法检查专项工作经费3万元,专门用于审计执法检查方面的出差费用开支;9.城镇保障安居工程跟踪审计专项工作经费10.50万元,2018年继续开展全国统一安排的专项审计项目开支;10.根据今年预算支出管理的需要,上述所有专项审计项目开支的聘用人员费用列支“专项审计聘用人员经费”共计54万元,其中:人员工资44万元,聘用人员住房公积金10万元。
项目绩效目标:开展各项专项审计业务,实施审计全履盖,保证年度审计计划完成,提高审计效率10%。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年内完成该项目。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说明
2018年本部门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业务,因此没有相应的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
(六)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申报情况说明。
本部门在填报2018年部门预算中,无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因此没有相应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申报情况。
第四部分:专业名词解释
1.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是指本级财政当年拨付的预算资金,包含经费拨款、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安排的资金、专项收入安排的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安排的资金、罚没收入安排的资金、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安排的资金、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安排的资金、其他收入安排的资金等。
2.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3.事业单位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 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4.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等以外的收入。
5.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指事业单位在预计用当年的“财政拨款收入”、“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不足以安排当年支出的情况下,使用以前年度积累的事业基金(事业单位当年收支相抵后按国家规定提取、用于弥补以后年度收支差额的基金)弥补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资金。
6.上年结转: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仍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7.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
8.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9.事业单位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 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10.机关运行经费:指各部门的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11.“三公”经费:指公共财政预算拨款、政府府性基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 费反映单位公职人员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12.行政运行:反映行政单位的基本支出。
13.一般行政管理事务:反映行政单位未单独设置项级科目的其他项目支出。
14.审计业务:反映各级审计机构的审计、专项审计调查、聘请社会审计组织人员及技术专家等方面的支出。
15.审计信息化建设:反映审计部门用于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支出。
16.其他审计事务支出:反映上述项目以外其他审计事务方面的支出。
17.事业运行:反映事业单位的基本支出,不包括行政单位、后勤服务中心、医务室等附属事业单位。
18.行政单位医疗:是根据统一规定,按行政机关(含参公单位)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缴的医疗保险。
19.事业单位医疗:是根据统一规定,按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缴的医疗保险。
20.住房公积金:指根据统一规定,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缴的住房公积金。